發布時間 :2023-05-26
信托業務“三分類”改革漸行漸近,如何立足公司特色稟賦找到差異化發展路徑,成為信托公司當下最重要的挑戰。
素有“小而美”特征的紫金信托自2022年以來加速推進業務轉型,或可作為觀察中小型信托公司轉型的一個樣本。
年報顯示,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6.78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凈利潤8.38億元,同比增長5.7%。
財產權信托大增超4倍
紫金信托前身為南京市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于1992年。2010年實施增資重組,更名為“紫金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目前,紫金信托注冊資本金32.71億元。
近年來,信托行業邁入深度轉型調整期。作為地方國資企業控股的信托公司,整體經營表現穩中有進。
2022年年報顯示,紫金信托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78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凈利潤8.38億元,同比增長5.7%。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2022年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為12.13億元,占比69.58%;其中,計入信托業務收入部分投資收益5.25億元,占比30.10%。
從信托資產管理來看,至2022年末,紫金信托信托資產總計3097.82億元,同比增長170%。其中集合信托665.98億元,同比增長7.3%,財產權信托2361.7億元,同比大增超4倍。據悉,受托資產規模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紫金信托2022年服務信托規模突破性增長。
落地多類服務信托
服務信托成為紫金信托順應三分類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據介紹,2022年以來,紫金信托結合自身資源稟賦,探索以信托為載體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落地多類服務信托。
例如,紫金信托以風險處置服務信托為某大型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提供信托服務。2022年,公司按照企業重整計劃,設立“紫金信托新竹1號財產權信托”,以重整企業的股權等非現金形式的資產等作為信托財產,通過將信托受益權份額分配給債權人的方式進行債務償付。“新竹1號”服務信托有效解決重整債務體量大、資產復雜、債權人人數眾多的問題,助力企業實施重整計劃,化解債務總額約1400億元,保留上下游5萬余個就業崗位。
公司還開展預付式資金服務信托,參與社會涉眾資金管理。預存消費金是當前流行的消費方式,但預付式消費具有風險單向性,消費者權益易于受損。為此,紫金信托與南京大數據集團子公司南京寧滿意商務服務公司共同搭建“南京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服務平臺”。平臺依托“我的南京”App,面向預付卡商戶提供備案、入駐、開店、發布商品、交易和資金存管等功能。該模式以“線上預付式消費”綁定“信托機制”,使受監管的預付資金獨立于消費者和商戶,為預付式消費中的資金監管難題提供了有益的解決工具。
另據介紹,紫金信托還積極為“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設立的特定信托架構知識產權證券化。2022年4月,紫金信托通過“江北科投-綠色擔保靈雀知識產權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為南京江北新區16家“靈雀計劃”名單內企業提供資金支持1.01億元。2023年3月,紫金信托參與設立“國金鑫欣-南京鼓樓智匯鼓1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該項目基礎資產為紫金信托向鼓樓區優質企業發放的10筆信托貸款債權及相關附屬權益,項目共計融資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1億元。這也是首單交易所特定信托架構知識產權ABS。
2023發力兩大方向
紫金信托相關人士表示,當前,世界變局加速演變,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大,對公司展業帶來不小壓力。但也應看到,面對多種超預期因素沖擊,宏觀調控力度有所加大,推動經濟整體好轉的信心倍增。
從行業層面看,信托三分類新規試行,更加清晰、細致地為行業轉型指明了方向,也為各公司探索特色化發展之路提供了空間。
在這一背景下,2023年,紫金信托將按照“基石業務要穩住、轉型業務要提速、配套改革要深化”的總體思路持續推進經營管理,進一步夯實細分市場優勢。轉型業務方面,紫金信托表示,在穩住基石業務的同時,公司將在財富管理、服務信托兩個方向不斷進取,推動轉型業務提速發展。
服務信托方面,紫金信托表示,2022年,公司在風險處置受托服務信托、行政管理受托服務信托、資產證券化受托服務信托等領域均取得了突破。2023年,公司抓重點攻難點育亮點,提高市場份額。
具體而言,風險處理類要縱向挖潛和橫向拓展并行,主動融入特殊資產生態圈,并加強內部協同,通過市場化渠道探索特殊資產的投資和處置業務機會;行政管理類將加快公司自身的系統建設,不斷拓展服務場景,創新產品模式,形成品牌效應;資產證券化領域,將加強內外部聯動,同時探索開展證券化投資,形成特色投資產品,延伸業務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