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3-11-30
龍虎網訊 (通訊員 程蕾 陳國鋒 記者 羅湘雨)秋收進入尾聲,秋種接續而來。位于南京溧水區的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內,糧食運輸線滿負荷運轉,田間地頭農機翻土播種,讓合作社的負責人心里安定了不少。得益于南京市民營企業轉貸基金(以下簡稱“轉貸基金”)的“鋪路搭橋”,合作社成功“還舊貸新”,秋收、秋種保持穩定。
自2018年,南京市設立轉貸基金,聚焦民營企業轉貸堵點,幫助企業低成本、高效率、更便捷“過橋”。歷經五年發展,轉貸基金主要運行指標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領先,在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產業強市及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增信心添底氣 轉貸基金巧解企業“燃眉之急”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急需資金,向銀行貸款在所難免,但由于資金回籠慢等問題往往難以及時償還貸款,但幸好有轉貸基金幫助我們平穩渡過難關。”對于南京某貿易公司的財務負責人來說,轉貸基金帶來的便利她深有體會。
據該負責人介紹,就在前段時間公司一筆700萬元的貸款即將到期,作為轉貸基金運作管理單位,南京聯合產權(科技)交易所(以下簡稱“南京聯交所”)用時不到4個工作日就幫助企業提供“過橋”服務,避免出現銀行抽貸、停貸等資金問題。
該企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融資“過橋”的背后是轉貸基金為企業“減負”、為實體經濟“蓄能”的生動實踐。
金融“一子落”,發展“滿盤活”。轉貸基金始終堅持“普惠性”“公益性”定位,通過真金白銀、真心實意、真抓實干助力南京民營企業“輕裝上陣”。截止11月24日,已累計為超過1萬家企業提供轉貸服務金額1319億元。
破題“難點痛點”,精準助企解困。聚焦科創型企業,轉貸難、利息高、手續繁等問題,南京聯交所為申用轉貸基金在6000萬元額度內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零成本”轉貸服務,推動“金融活水”精準灌溉科技創新領域。
想一步深一層 金融服務提升企業“體感溫度”
如何提高轉貸基金周轉效率什么樣的服務能夠做到民營企業的心坎上……因企制宜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與新路徑,從細微處著手,用心用情用力詮釋“普惠導向、支小支微”的使命擔當成為貫穿轉貸基金高質量發展全過程的“主軸線”。
今年年初,伴隨著轉貸基金突破“千億萬家”,為平穩支撐基金高效安全運營,南京聯交所以南京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啟動“業財稅銀”一體化項目,進一步擴大企業服務覆蓋面。
“業財稅銀’一體化的上線,不僅僅能夠提升轉貸基金的管理效率,同時還能夠高效便捷地縮短退款周期,切實增強企業金融服務的‘體感溫度’。”南京聯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借助“業財稅銀”一體化,聯交所將進一步做好轉貸基金運作管理,不斷優化完善南京金服平臺企業服務功能,多渠道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全力服務南京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轉貸基金作為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綜合融資服務的重要一環,在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近年來,南京聯交所持續強化金融“經濟血液”功能,堅持黨建引領金融服務,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有力有序推動轉貸基金業務辦理在服務上提質、在效率上加碼。同時深耕“黨建+業務”,拓展共建“朋友圈”,與南京銀行、農業銀行通過共建活動探索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繪就金融與產業同頻共振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
引智慧促發展 轉型提速持續邁進“數字藍海”
日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如何強化科技賦能,推動數字化轉型面對這道必答題,南京聯交所錨定“南京金服”平臺建設,縱深推進具備數字化服務能力轉貸業務系統的打造,不斷拓寬數據應用場景,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可得性和便利度。數據顯示,通過科技賦能轉貸基金有效支撐了每年超 300 億元、近 8000 筆業務的線上高效運行。
依托南京聯交所“金服+征信”雙平臺運營架構,轉貸基金不僅構建起安全合規、可靠可信的風險防范機制,同時借助“南京征信”平臺大數據“畫像”功能,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轉貸基金與各項政府扶持政策協同。企業在申請“寧科貸”“專精特新保”等政策性產品時,可自動獲得轉貸基金的推送,實現流量轉化,不斷擴大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精準度,有效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新效能。
一筆筆轉貸基金落地見效,一項項金融服務落實落細……南京聯交所將持續深耕普惠金融的發展定調,以轉貸基金為抓手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中小微企業,為推進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積蓄澎湃動力。